
聚焦“十五五”發展藍圖
全力貢獻教育力量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勝利召開。這是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征程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準確研判“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深刻剖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系統擘畫了未來五年發展的頂層設計與戰略布局。
天城大師生積極通過網絡、電視、廣播等多種渠道,第一時間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抓好貫徹落實,切實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史慶偉
/校黨委書記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十五五”清晰的戰略規劃,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藍圖,為我們注入了強勁動力和信心。學校將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最重大政治任務,對標對表做好學校“十五五”規劃研究制定,高站位謀劃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戰略部署和創新舉措,以黨建引領提升學校治理現代化水平,緊扣中國式現代化對城市建設人才的需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城建特色的高素質人才。學校將持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團結帶領全體干部師生,凝聚拼搏奮進的磅礴力量,確?!笆逦濉币巹澰趯W校落地生根,為教育強國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天城大力量。
王中良
/校長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十五五”時期國家發展確立了根本遵循,也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學校要將會議精神融入辦學治校全過程,緊密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扎實推進“創新行動計劃”,持續提升服務國家與區域發展的能力,著力培養適應國家戰略與區域發展需求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全力支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站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開局的歷史新起點,學校必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和更加務實的行動,將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中展現天城大的新擔當、新作為。
于 越
/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主任
戰略規劃辦公室主任(兼)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系統謀劃未來五年發展藍圖,為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立起前行航標。高校作為教育、科技和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在“十五五”時期肩負著重大使命。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緊密圍繞全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推動制定學??茖W合理的“十五五”發展戰略,將全會精神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以“強基礎、促融合、深改革”為發力點,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合作,積極推動產教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為教育強市、教育強國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沙 荔
/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黨校)部長(副校長)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科學擘畫了未來五年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藍圖,是乘勢而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全會系統闡述了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六條重要原則,為新時代組織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持續建強黨的組織體系,不斷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著力鍛造一支堪當高水平城建特色大學建設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為學校事業蓬勃發展筑牢堅實組織根基。
郝 琨
/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部長(處長)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聚焦“十五五”規劃制定,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這為我們做好新時代高校人事工作指明了方向。教工部要將全會精神切實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緊密圍繞學校發展戰略,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為抓手,著力在健全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優化人才引育體系、完善考核評價與激勵保障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構建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人事工作新格局。在精準引才、系統育才、科學用才上實現新突破,不斷激發教職工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為建設高水平城建特色大學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制度保障。
王 健
/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處、武裝部)部長(處長)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國家未來五年發展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為高校推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一名高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我要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引導廣大學生自覺把握歷史機遇,錨定國家戰略需求,立足專業特色優勢,將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融入個人成長與職業規劃全過程,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練就過硬本領,勇擔時代使命,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趙國敏
/教務處(招生辦公室)處長(主任)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對于以城市現代化建設為核心使命的城建類高校而言,教育教學工作的關鍵任務,就是將這一國家戰略精準轉化為學校人才培養的“施工圖”與“實踐路徑”。作為教務處處長,我將著力推動構建“數字賦能、城建為體”的一體化育人新范式,通過系統性教育教學改革,將數字化基因深度融入城建類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出一大批能夠駕馭未來數字城市、引領城市發展變革的高素質人才,為建設數字中國、構筑美好人居貢獻力量。
劉中憲
/科技處處長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五五”規劃,強調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發展。作為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深入學習領會貫徹全會精神,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結合,加速實驗室成果向生產實踐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著力培養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提升自主創新和協同攻關能力,積極為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高校力量。
楊 斌
/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院長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時期發展作出系統謀劃與戰略部署,既是動員令,也是任務書。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作為能源學院院長,我將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聚焦新質生產力前沿領域,優化學科布局;大力推動有組織科研,圍繞國家需求組建跨學科團隊;深化產學研融合,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人才力量;將綠色發展理念與前沿科研成果融入教育教學,培育具備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能源領域拔尖人才。
劉志鋒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未來五年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令我深感振奮。我要深入學習領會貫徹全會精神,團結帶領全院師生,立足學院實際,優化學科方向與布局,加強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推進課程體系改革創新,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強化有組織科研,聚焦關鍵領域材料的自主研發,力爭在基礎研究和工程應用上取得新突破,為社會輸送更多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堅實的天城大“材料力量”。
王振坡
/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戰略作了擘畫,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令人倍感振奮、信心滿懷。全會將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這為我國高校經濟類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優化學科專業布局,聚焦城市經濟、智慧城市管理、綠色建筑經濟等前沿領域,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與教學改革創新,堅持學科建設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為現代化人民城市建設培養更多高素質經濟管理人才。
何繼新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在當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階段,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系統謀劃未來五年發展藍圖,作出頂層設計與戰略部署。我將帶領全院教職工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強化理論武裝,筑牢思想根基,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將全會重大議題有機融入思政課教學與學術研究。扎實推進全會精神進課堂、進頭腦,系統融入課程體系建設。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把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與個人成長目標緊密結合,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砥礪奮進、勇擔重任,努力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程星磊
/土木工程學院教師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就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為未來五年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令人鼓舞、催人奮進。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要將全會精神貫穿于立德樹人全過程,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教學實踐中,持續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將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始終;在科研探索中,聚焦國家戰略需求,聚力攻堅,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智慧與力量。
榮 輝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無機教工黨支部書記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系統擘畫了宏偉發展藍圖,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深受鼓舞,為國家過去五年的發展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作為深度參與“十四五”城鎮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以及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重點專項的“揭榜掛帥”2個科技攻關項目的相關負責人,能在“十四五”時期為我國的科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非常榮幸。未來,我將繼續緊跟國家戰略需求,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推動科技進步貢獻力量。同時,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恪守高校教師職責,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穆合普拉江?莫合特
/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系統擘畫了“十五五”時期的宏偉發展藍圖,令人倍感振奮。作為一名高校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我深感使命在肩、責任重大。全會提出的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等重要部署,與我們輔導員的工作職責高度契合、緊密相連。我將始終扎根學生工作一線,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斷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引導青年學生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積極促進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讓各民族青年學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展現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擔當與積極作為。
邢趙微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22級軟件工程2班學生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振奮人心,凝聚力量。作為一名大學生退役士兵,我對此感受尤為深刻。參軍入伍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唯有創新才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如今回到校園、走進實驗室、參加科創競賽,我更加體會到自主創新的緊迫性與現實意義。我要把在軍營中錘煉出的執行力與韌勁,轉化為科研攻關中敢闖“無人區”的勇氣。同時,全會提出激發文化創新活力,也讓我想起熔鑄于軍營的紅色基因。我愿在校園中主動講述強軍故事,傳承奮斗精神,用生動方式傳播正能量,以實際行動為科技強國與文化繁榮貢獻青春力量。
喬 勵
/控制與機械工程學院24級機械專業研究生
作為一名工科研究生,我深刻認識到,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所強調的“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為國家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對我們的科研實踐提出了要求。真正的創新不應僅停留在技術前沿的追逐,更要扎根于人民真實需要——正如優化一條生產線,目標不僅是提升效率,更要賦予制造系統以應對變化的“韌性”。這讓我更加明確,科研的價值在于解決真問題、服務真需求。我要把論文寫在車間里、寫在生產線上,努力讓研究成果切實轉化為推動產業進步的動力,以專業所學為制造強國建設貢獻一份堅實而溫暖的青春力量。